第四百一十八章 水师初建-《偷看我日记,曹操制霸三国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再加上甘宁之前招降的那些水贼,甘宁手下便差不多也有两万余人了。

    收拾好东西后,苏飞领着一万三千水师加上大大小小几十艘战船,与甘宁一起顺流而下来到了庐江。

    庐江太守刘晔早已收到消息,在岸边等候着甘宁和苏飞的大军。

    甘宁与刘晔是老相识,曾经还有过一段美好的合作。

    刘晔在顺利迎接到甘宁和苏飞后,为他们精心准备了丰盛的接风宴。

    不过甘宁与刘晔叙旧之后也没有多做停留。

    人,甘宁就直接带走了;至于那些船,甘宁则全部做了个顺水人情,送给了刘晔。

    刘晔镇守庐江,几乎就是卡在江东和荆州之间一根刺。

    最近江东和荆州水师活动频繁,刘晔也一直在谨慎的应对。现在有了这些战船,倒是可以稍稍缓解一下庐江的防守压力。

    建安七年,十月。

    当陆彦、诸葛亮、黄忠、黄叙四人从代郡返回陈留之时,甘宁、苏飞率领的两万余水师坯子,也从淮南进入兖州,最后回到了陈留郡。

    水师总署,这是自曹操起兵以来,第一次成建制并独立运行的水军,对于东汉朝廷来讲,也相当于是一个全新的机构。

    作为全新的一个官方部门,水师总署的出现也一下子为朝廷贡献了数十个全新的公职岗位。但许多人都看不到水军的广阔发展前景,所以从开始道现在,并没有多少人愿意调入水师来参加工作。

    因为建立水师的想法出自陆彦,因此刘协对于水师的成立,是举双手的赞成的。

    大手一挥,刘协不仅批准了水师总署的成立,还以天子的名义从户部划拨了一大笔资金,注入了水师总署。

    造船本来就是一个烧钱的技术活,有了朝廷的资金,倒是缓解了陆彦不少的压力。

    当然,有人赞同自然就有人反对。

    朝中的大臣,尤其是以孔融为首的老学究,他们反对的声音总是最大。

    他们觉得水师的作用并不大。

    如今大费周章的搞个什么水师总署还大肆造船,纯粹是浪费钱财。

    朝中一些大臣的反对,陆彦压根正眼都不瞧的,管你们怎么折腾,爱啥啥...反正只要老曹点头,水师总署他就能建立起来。

    水师驻地选在了一处河面宽广,水流较为平稳的地带。

    陆彦回到陈留后的第五天,甘宁、苏飞二人便率领着两万士卒浩浩荡荡的回到了陈留。

    甘宁一行刚回到陈留郡时,便有人传话给甘宁,让他们直接前往黄河岸边的水师驻地。
    第(2/3)页